- · 《保健文汇》栏目设置[06/29]
- · 《保健文汇》投稿方式[06/29]
- · 《保健文汇》征稿要求[06/29]
- · 《保健文汇》刊物宗旨[06/29]
儿童常见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对增强儿童抵抗力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儿童中医体质辨识是中医儿科研究的重点问题,儿童受年龄影响,身体多器官发育不成熟,机体抵抗力偏弱,加之先天、后天、机体调节能力等因素影响,虽能够在特定时期保持体质稳
儿童中医体质辨识是中医儿科研究的重点问题,儿童受年龄影响,身体多器官发育不成熟,机体抵抗力偏弱,加之先天、后天、机体调节能力等因素影响,虽能够在特定时期保持体质稳定,可变性较大,随年龄增长极易合并各类慢性疾病,为此需加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并采取针对性保健操作,以此来提高儿童机体抵抗力,增强身体素质[1]。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1年时间内就诊共计84例儿童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儿童常见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对增强儿童抵抗力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4 月为本次研究起始时间,2020年4月为本次研究终止时间,研究样本数量共计84例,均为此时间段于我院就诊儿童,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范围为1-7岁,年龄均值为(3.)岁。
1.2 方法
医师依据儿童素体表现、生长发育情况、饮食状况、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形体状态等,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对儿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生机旺盛质:此类儿童体质及生长发育均表现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智力正常,疾病发病率低,患病后身体恢复速度较快,形体匀称健壮,生长旺盛,素体面色红润,毛发润泽,唇色红润,声音洪亮,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睡眠正常,无盗汗或自汗等问题,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舌淡红,脉缓滑。先天禀赋突出及后天保健措施良好可使儿童成为生长旺盛质,其身高及体重发育规律,智力水平超同期儿童,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饮食及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心火偏旺质:此类儿童主要表现为心火亢盛,身形瘦弱,躁动不安,面色发红。日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口臭、偏食、脾气急躁、大便干结、失眠,夜间哭闹声音较大,喜凉,唇色偏红,舌苔黄干。日常饮食喜煎炸食物及肥腻辛辣食物,便秘、口腔溃疡多发。心火偏盛儿童身高及体重发育异常,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主要病因为禀赋偏颇及保健异常,易患口臭、口腔溃疡、小儿多动症、便秘、感冒等。
异禀质:此类儿童体质包括遗传病体质、过敏体质、免疫缺陷体质等,普遍存在遗传及先天性生理缺陷及肢体缺陷,日常饮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偏弱。形成此类体质的主要原因与遗传、环境、食物、药物、免疫等有关,儿童易患遗传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肢体缺陷、免疫疾病、先天性疾病等。
湿滞质:此类儿童脾气虚,体内大量湿浊阻滞,体态虚胖,面色微黄,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运动量较少,纳呆,腹胀腹痛,四肢乏力,舌苔白腻。儿童自我调节能力减弱,喜食肥甘,如进食湿气较重的食物可产生明显不适感,且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湿滞质体质成因与脾运化功能失调,体内湿气聚集等有关,易患呕吐、湿疹、水肿、痢疾等疾病。
脾虚质:此类儿童脾虚,元气不足,脾胃功能异常,形体瘦弱或虚胖,日常表现为面色微黄、乏力、止汗、食欲减退、大便稀溏、倦怠、哭声低、消化不良,舌苔薄白,身高、体重、智力发育均不达标,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弱。脾虚质成因与禀赋不足及饮食失衡有关,易患呕吐、泄泻、感冒等疾病。
积滞质:此类患儿脾胃功能异常,腹部胀痛,形体消瘦,精神状态异常,睡眠质量不佳,便秘,食欲减退,舌苔白厚,脉细,生长发育指标不达标。脾虚质成因与体质偏弱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相关,易患便秘、泄泻、营养不良等疾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热滞质:此类儿童脾虚,积滞化热,精神状态异常亢奋,形体瘦弱,面色潮红,小便赤黄,大便干燥,舌苔暗红,脉滑,进食热气食物可产生不适感,喜食煎炒及辛辣食物。热滞质成因为偏食、气机淤堵、血瘀、气郁等,易患感冒、便秘、口腔溃疡等疾病。
针对不同中医体质儿童采取的保健措施包括哺乳、洗浴、调护等,保证儿童日常营养摄入,注意日常保暖,适当增加运动量,并调节儿童饮食结构,配合采取针对性中药组方,以此来达到对不同中医体质儿童的有效保健。
2 结果
84例儿童中医体质分型主要包括生机旺盛质59例,心火偏旺质12例,异禀质6例,湿滞质4例,脾虚质1例,积滞质1例,热滞质1例,对84例儿童采取针对性保健措施后随访,1年内生机旺盛体质儿童未患病,异禀质儿童改善程度偏弱,全部儿童气色、饮食、外界适应能力、机体抵抗力均得到提高。
3 讨论
儿童中医体质关系到其身体及智力发育,也与各类疾病发病率相关,利用传统中医理论对儿童中医体质进行辨识可确定儿童中医体质类型,结合其成因及症状采取针对性保健措施,可提高儿童健康水平,进而实现对各类疾病的有效预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发育[2]。
文章来源:《保健文汇》 网址: http://www.bjwhzzs.cn/qikandaodu/2021/0620/1136.html
上一篇:中医药心脏康复的独特优势刍议
下一篇:基于系统营养监测的孕期营养指导应用于围产期